忆往夕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8章 二百一十八(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内容报错

元日大朝会, 女皇接受百官朝贺,接见四夷来使, 和群臣同贺新年。

魏王武承嗣趁机出列, 献上四夷使者的颂文, 言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请求在端门前的大广场上修建一座铜台,以彰显女皇的功绩。

女皇欣然应允。

武承嗣自以为有望获封太子, 激动万分,散朝后立刻号召武家子弟, 加快修建铜台的进程。

铜台名天枢, 建在端门外, 和通天浮屠、明堂、应天门几乎在同一条轴线上, 按照武承嗣的设想,经过天津桥的商旅行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高大的铜塔, 天枢以铜铁铸就, 不怕火烧, 不惧风雨,寓意武周朝代替李唐,可以屹立万世, 永垂不朽。

为了早日建成天枢,工匠们夜以继日赶工。

半个月后, 工巧奴回禀说炼制的铜铁不够用, 不论是长安东西市, 还是洛阳南北市,坊间售卖的铜铁已经全部售罄。

武承嗣想也不想,命下属想方设法收集铜铁,实在不够,就搜罗老百姓家的铁器农具,融化后供工巧奴们使用。

上元节过后的第三天,欢乐的气氛仍然不减,一连三日没有宵禁,每到夜幕降临时节,城中老百姓倾城出动,聚集至皇城前观看灯会和杂耍百戏,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甘露台前殿后宫,里里外外,早早挂起数千盏竹丝灯笼。处处悬灯结彩,按着往年的规矩,上元当晚灯火彻夜不熄,红烛燃烧至天明。

每年上元前后,空气里始终浸润着一种香烛燃烧的独特浓香。

裴英娘很喜欢这股味道,新年佳节总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平安喜乐的感觉。

今年她没有出宫去看灯会,外边几条主街张灯结彩,一到黄昏,仕女郎君结伴出行,人头攒动,比肩接踵。李旦担心她被拥挤的人群冲撞,不许她出去凑热闹。

怕她待在甘露台太烦闷,李旦吩咐冯德将甘露台装饰一新,各种手绘彩画的竹丝灯笼,莲花灯,牡丹灯,新巧的走马灯,别致的琉璃灯,能发出曼妙乐声的彩灯……廊前廊外,庭院的梅树上,假山洞里,垂花柱前,全都挂满灯笼,宝阁每一层垂挂下一盏盏造型各异的花灯,夜晚时所有灯笼发出朦胧晕光,犹如散落一地的繁星,把甘露台映照得恍如白昼,蔚为华美。

每名宫婢负责看守十盏灯笼,确保每一盏灯都能烧上一整夜。

过完上元节,裴英娘早上起来,发现窗前的灯笼还未撤走。

十二盏轻容纱灯笼,组成海棠花的形状,挂在紫薇树枝杈上,冬日天亮得晚,依稀能看见轻纱里头的红烛还在燃烧。

李旦今天要出城参加一场法会,天没亮就起身出宫去了。裴英娘用过朝食,让半夏把阿禄喊来。

阿禄穿着新裁的春衫,站在台阶下拱手道,“殿下说娘子喜欢看灯,嘱咐我们每晚细心照看,一直挂到哪天落雨再取下。”

裴英娘抬头看看天色,正月里天公作美,一直是大晴天,“今天撤走吧。”

这个时代能用上蜡烛的都是富贵人家,李旦命人在甘露台添设了那么多灯笼,每晚要比平时多烧成千上万支蜡烛,所耗不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