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夕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二更)(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内容报错

为了保障屏风的安全, 林泉特地在市里找了一家有经验的搬家公司,包了一辆小货车,在精心打包加固后, 运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 林泉按邮件上的地址,找到了鉴宝活动鉴宝处。

鉴宝活动的鉴宝处并不是在央视大楼, 而是在某个大酒店节目组包的套间,林泉在事先和节目组工作人员沟通后,直接将屏风拉到了酒店。

随后在酒店人员帮助下,送到了鉴宝的房间。

鉴宝活动节目组包的套间并不算小, 林泉和几个酒店服务人员送屏风进去时, 里面正有几个专家模样的人围着一个瓷器做鉴定,林泉也没打扰,就把屏风搬到墙边, 然后一边看着屏风, 一边看几个专家鉴宝。

几个专家正拿着强光手电筒和高倍放大镜对着瓷器一点点的看上面的纹理, 几个人还不时交换一下意见。

林泉在旁边看着也没觉得惊奇, 很多人受电视鉴宝节目影响, 看到节目上,上来一件藏品, 一群专家一人看一眼, 然后就在那夸夸其谈,以为对专家来说鉴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眼就能看出出处, 看出真假。

可其实, 这都是骗人的。

鉴宝节目, 它只是个节目, 是节目就有剧本,所以整个鉴宝节目,其实是主持人、专家、送宝人、观众和幕后制片人、摄像组……一群人演给观众看的一出戏!

而节目上,专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真假,那是因为东西都事先鉴定过!

许多藏品,尤其是古董类的,想鉴定假,比较容易,找出破绽就行,可要想鉴定真,除了那些大开门的东西,专家很难一眼认定是真,而且就算看着大开门的古董,在现代这个造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时代,想确定的断定一件藏品是真的也很难,所以古董鉴定,往往得好几个鉴定师一起鉴定,所有人都鉴定是真的,这才可能是真的。

之所以说可能,那只是因为现在还没发现假的地方。

就像某著名博物馆的那个《清明上河图》,至今质疑声不断。

所以一眼断真假,对鉴宝师来说,那就是个笑话。

林泉在这边看着几个专家忙活,大约过了十多分钟,一个拿着放大镜的专家突然咦了一声,然后招呼其他几个专家过来看,几个专家依次拿着强光手电筒和放大镜看过,几个人摇摇头,然后其中一个人对旁边等结果的中年人。

“这位先生,您这件藏品我们有些看不准,您带回去吧!”

中年人一听急了,“什么叫看不准,你们一群大专家,怎么会看不准!”

那位专家丝毫不以为意,仍旧笑着说:“真是抱歉,这件藏品您还是带回去吧!”

中年人一听不愿意了,“你们节目组通知我来,我带着藏品大老远来了,你们却一句看不准打发我,这是什么意思,店大欺客?你们央视节目就这么牛逼么!”

林泉在后面扑哧一下笑了,看着几人突然都望过来,林泉笑了笑,对中年男子说,“这位大哥,几位专家并没有敷衍你,他们只是说的是行话,古董不论真假,看不准,就是不真。”

中年男子一愣,“我这瓷器是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