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夕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4章 三更四更(7w营养液加更)(1 / 7)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内容报错

康熙本想把那些三藩任命的伪官都杀了。

三藩之乱即使已经平定, 在康熙心中也是一块触之极痛的伤口。

除掉鳌拜、正式亲政之后,撤藩是康熙执政以来自己决定的第一件大事。

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即使满朝文武大多反对, 认为应该徐徐图之。他却力排众议,信心十足。

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了当皇帝的大权独揽爽快感。

可很快, 三藩反了。

当大军出征的时候, 康熙听到许多人窃窃私语,指责他一意孤行。

康熙也是这时候开始厌恶索额图。

索额图每每与明珠吵架,都会拿逼反三藩说事。他以为是攻讦明珠,却没想到若撤藩有错,皇位上坐着的那个人和明珠犯了同样的错误。

三藩初乱, 康熙待在皇宫里, 今日听到某地乱了,明日听到某处沦陷了,后日又听到哪些曾经效力于大清的大臣们投靠了三藩……

好像全天下都反了。

康熙那时候陷入自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他会不会让大清刚得到的基业就葬送在自己手中?

发妻赫舍里去世, 又给了康熙沉重打击。

就好像老天爷都在警示他, 想要拿走他所有看重的东西。

康熙一度以为自己会被这沉重的压力逼疯。但他刚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儿子抱住了他的手, 依赖地蹭了蹭他时, 他的心忽的轻松了。

三藩之乱历经七年终于结束,抱着他不撒手的宝贝儿子也已经六岁, 都会进谏言了。

就像是六年前红猴子似的胤礽抱住康熙的手蹭了蹭, 缓解了康熙的压力一样, 今日胤礽的提议, 让康熙心中压抑着的火苗悄然熄灭。

康熙本准备用一场盛大的血腥仪式, 洗刷掉他因三藩之乱而生的痛苦和愤怒。

胤礽的话让他冷静下来, 不再被负面感情左右, 从一个皇帝的角度重新思考。

第一,三藩携裹的名士基本都是南方当地的世族豪门。若留他们一命,他们肯定会对大清感恩戴德,大清重建南方的秩序会轻松不少;

第二,三藩叛乱造成了大清朝廷名誉上的损失,以及康熙本人因逼反三藩而受到的质疑,可以借由“蜡丸名单”洗刷一二。

有这两点理由,就足以已经理智的康熙不杀人了。

既然有好处,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不提出这个建议?为什么那些汉臣们都不会请求他不开杀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